1.与战争有关的诗句
1、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。
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。
王翰《凉州词》
2、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
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
王昌龄《出塞》
3、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。
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
王昌龄《从军行》
4、僵卧孤村不自哀,尚思为国戍轮台。
夜阑卧听风和雨,铁马冰河入梦来。
陆游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
5、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
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,沙场秋点兵。
马作的卢飞快,弓如霹雳弦惊。
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。可怜白发生!
辛弃疾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
2.与战争有关的古诗
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: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飞雪。
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 散入珠帘湿罗幕,狐裘不暖锦衾薄。
将军角弓不得控,都护铁衣冷难着。 瀚海阑干千尺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。
中军置酒饮归客,胡琴琵琶与羌笛。 纷纷暮雪下辕门,风掣红旗冻不翻。
轮台东门送君去,去时雪满天山路。 山回路转不见君,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 (cénshēn) (约715—770)唐代诗人,原籍南阳(今属河南新野),迁居江陵(今属湖北)。
荆州江陵(现湖北江陵)人,享年55岁.出身于官僚家庭,曾祖父、伯祖父、伯父都官至宰相。与高适并称“高岑”父亲也两任州刺史。
岑参早期诗歌多为写景、述怀及赠答之作,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,有作品《岑嘉州集》,存诗三百六十首。
3.和战争有关的诗词
岳飞(宋代)《满江红·写怀》;佚名(南北朝)《木兰诗》;杜甫(唐代)《春望》;辛弃疾(宋代)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》;王绩(唐代)《凉州词二首·其一》;王昌龄(唐代)《出塞二首·其一》;杜牧(唐代)《赤壁》;范仲淹(宋代)《渔家傲·秋思》;陆游(宋代)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;诗鬼(唐代)《雁门太守行》;杜甫(唐代)《石壕吏》;刘伯温(明代)《北风行》;王昌龄(唐代)《从军行七首·其四》;卢纶(唐代)《和张仆射塞下曲·其三》;李益(唐代)《夜上受降城闻笛》;杨炯(唐代)《从军行》;佚名(两汉)《十五从军行》;辛弃疾(宋代)《西江月·堂上谋臣尊俎》;李华(唐代)《吊古战场文》;白居易(唐代)《望月有感》;曹松(唐代)《己亥岁二首·僖宗广明元年》;高适(唐代)《燕歌行》;杜甫(唐朝)《兵车行》;陈陶(唐代)《陇西行四首·其二》;李益(唐代)《从军北征》;王昌龄(唐代)《塞下曲四首·其二》;卢纶(唐代)《逢病军人》;佚名(先秦)《君子于役》;杜甫(唐代)《垂老别》;戴复古(宋代)《淮村兵后》;。
与战争有关的诗句和名言诗句:1.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
——王昌龄《出塞》;2.僵卧孤村不自哀,尚思为国戍轮台。夜阑卧听风吹雨,铁马冰河入梦来。
——陆游《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》;3.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,沙场秋点兵。
马作的卢飞快,弓如霹雳弦惊。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。
可怜白发生! ——辛弃疾《破阵子》;4.红军不怕远征难,万水千山只等闲。五岭逶迤腾细浪,乌蒙磅礴走泥丸。
金沙水拍云崖暖,大渡桥横铁索寒。更喜岷山千里雪,三军过后尽开颜。
——毛泽东《长征》;名言:1.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。 ——克劳塞维茨2.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,却并不在你乐意时结束。
——马基雅费利3.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。 ——昆体良4.有国家就有战争。
——伯克5.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。 ——史文明。
4.与战争有关的诗词
“夜阑卧听风吹雨,铁马冰河入梦来。”陆游《十一月二日风雨大作》三是梦境产生的外界条件:“风吹雨。”可以说,正是有了“风吹雨”这一外界条件,诗人才在似睡非睡、模模糊糊之中生出“铁马冰河”的梦境来。后一句,写梦境。与诗人那些通篇记梦的诗作有别,此诗写梦境也独树一帜。全诗由梦因引出“铁马冰河”的梦境之后便戛然而止,给人留下更多联想、想象的空间。人们尽可以据此梦境展开丰富的想象,具体想象诗人当年是如何身披铁甲,手持兵器,骑那披着铁甲的战马驰骋沙场、英勇杀敌,作此诗时他又是如何梦绕神牵“九州同”的。
“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。”诗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。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“作旷达语,倍觉悲痛”。还有人说:“故作豪饮之词,然悲感已极”。话虽不同,但都离不开一个“悲”字。后来更有用低沉、悲凉、感伤、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,依据也是这两句,特别是末句。“古来征战几人回”,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。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:“作悲伤语读便浅,作谐谑语读便妙,在学人领悟。”(《岘佣说诗》)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。为什么“作悲伤语读便浅”呢?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,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,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。让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吧:耳听着阵阵欢快、激越的琵琶声,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,你斟我酌,一阵痛饮之后,便醉意微微了。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,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:怕什么,醉就醉吧,就是醉卧沙场,也请诸位莫笑,“古来征战几人回”,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?可见这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,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,它虽有几分“谐谑”,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“理由”。“醉卧沙场”,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、开朗、兴奋的感情,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,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。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,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,借酒浇愁。它那明快的语言、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,狂热的;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,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。
5.与战争有关的诗句
和战争有关的诗句 1、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。
2、中野何萧条,千里无人烟。 3、战士军前半死生,美人账下犹歌舞。
4、由来征战地,不见有人还。 5、但得将军能百胜,不须天子筑长城。
6、自首相逢征战后,青春已过乱离中。 7、饮马渡秋水,水寒风似刀。
8、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 9、碛里征人三十万,一时回首月中看。
10、可怜闺里月,长在汉家营。 11、八百里分麾下灸,五十弦翻塞外声。
沙场点秋兵。 12、烽火燃不熄征战无以时。
13、烽火照西京,心中自不平。 14、年年战骨埋荒外,空见蒲桃入汉家。
15、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 16、白骨露子野,千里无鸡鸣。
17、城头铁鼓声犹震,匣里金刀血未干。 18、誓扫匈奴不顾身,五千貂锦丧胡尘。
19、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。 20、凭君莫话封侯事,一切功成万骨枯。
感谢阅读,希望能帮助您。
6.与战争有关的诗词
“夜阑卧听风吹雨,铁马冰河入梦来。”
陆游《十一月二日风雨大作》三是梦境产生的外界条件:“风吹雨。”可以说,正是有了“风吹雨”这一外界条件,诗人才在似睡非睡、模模糊糊之中生出“铁马冰河”的梦境来。
后一句,写梦境。与诗人那些通篇记梦的诗作有别,此诗写梦境也独树一帜。
全诗由梦因引出“铁马冰河”的梦境之后便戛然而止,给人留下更多联想、想象的空间。人们尽可以据此梦境展开丰富的想象,具体想象诗人当年是如何身披铁甲,手持兵器,骑那披着铁甲的战马驰骋沙场、英勇杀敌,作此诗时他又是如何梦绕神牵“九州同”的。
“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。”诗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。
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“作旷达语,倍觉悲痛”。还有人说:“故作豪饮之词,然悲感已极”。
话虽不同,但都离不开一个“悲”字。后来更有用低沉、悲凉、感伤、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,依据也是这两句,特别是末句。
“古来征战几人回”,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。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:“作悲伤语读便浅,作谐谑语读便妙,在学人领悟。”
(《岘佣说诗》)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。为什么“作悲伤语读便浅”呢?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,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,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。
让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吧:耳听着阵阵欢快、激越的琵琶声,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,你斟我酌,一阵痛饮之后,便醉意微微了。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,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:怕什么,醉就醉吧,就是醉卧沙场,也请诸位莫笑,“古来征战几人回”,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?可见这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,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,它虽有几分“谐谑”,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“理由”。
“醉卧沙场”,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、开朗、兴奋的感情,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,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。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,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,借酒浇愁。
它那明快的语言、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,狂热的;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,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