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,名言警句,成语典故和俗语
古诗三首:
1、高适,《别董大》,千里黄云白日曛,北风吹雁雪纷纷。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。
2、杜甫,《贫交行》,翻手作云覆手雨,纷纷轻薄何须数。君不见管鲍贫时交,此道今人弃如土。
3、李白,《送友人》,青山横北郭,白水绕东城。此地一为别,孤蓬万里征。浮云游子意,落日故人情。挥手自兹去,萧萧班马鸣。
名言五句:
1、一生交一个朋友谓之足,交两个朋友谓之多,交三个朋友谓之难得。--亨.亚当斯
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,为理智所引导,习惯所结成,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,没有嫉妒,也没有恐惧。
——荷
麦
2、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,从来不是一种机会。
——纪伯伦
3、真友谊象磷火——在你周围最黑暗的时刻显得最亮。
——d.m.
4、真正的友情,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。
——华盛顿
5、世间最美好的东西,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。
——爱因斯坦
成语典故五个:
1、八拜之交:“八拜”本指古代世交子弟见长辈时的礼节,后指好友相约结拜的兄弟姐妹的关系。
点头之交:指交情不深,仅见面点点头的朋友,亦称“一面之交”。
2、布衣之交:普通老百姓相交的朋友。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里有:“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,况大国乎?”
3、刎颈之交:那怕砍头也不变心的朋友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里有:“卒相与欢,为刎颈之交”句。“刎颈之交”亦可谓“生死之交”。
4、莫逆之交:意谓彼此心志相通,情投意合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三人相视而笑,莫逆于心,遂相与为友。”
5、
忘年之交:年岁差别大,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。《南史·何逊传》:“弱冠,州举秀才,南乡范云其对策,大相称赏,因结忘年,交。”
2.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有哪些?
关于古人交友的成语典故有《伯牙绝弦》、《管鲍之交》、《刎颈之交》、《莫逆之交》、《舍命之交》、《管宁割席》、《忘年之交》等。
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有如下几个:1、《伯牙绝弦》伯牙擅长弹琴,钟子期则善于听。伯牙弹琴,志向在高山,钟子期说:“妙呀!巍峨高大像泰山!”伯牙的志向在流水的时候,钟子期便说: “妙呀!浩浩荡荡的琴声像江河!”钟子期死了之后,伯牙将琴摔了,终其一生都不再弹琴,因为他认为世间,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其弹琴的人了。
2、管鲍之交昔,齐有管仲,字夷吾;鲍叔,字宣子,自幼以贫贱相交。后鲍叔先在齐桓公门下,信用显达,荐管仲为首相,位在己上。
两人同心辅政,终始如一。管仲曾有言道:吾尝三战三北,鲍叔不以我为怯,知我有老母也;吾尝三仕三见逐,鲍叔不以我为不肖,知我不遇时也;吾尝与鲍叔论,鲍叔不以我为愚,知时有利不利也;吾尝与鲍叔为贾,分利多,鲍叔不以我为贪, 知我贫也。
生我者父母,知我者鲍叔。故而古今谈知心结交,心旧“ 管鲍”。
3、管宁割席出自《世说新语.德行十一》,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, 中止交往,或中止与志不同、道不合的人为朋友。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,看见地上有一片金,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,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。
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,有个坐着有围棚的车穿着礼服的人刚好从门前经过,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,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。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,说:“你不是我的朋友了。”
通过管宁、华歆二人在锄菜见金、见轩冕过门时的不同表现,显显出二人德行之高下。4、刎颈之交出自《史记.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 卒相与欢,为刎颈之交。”
比喻可以同生死、共患难的朋友。战国时,赵国宦者令缨贤的门客蔺相如,受赵王派遣,带着稀世珍宝和氏璧从邯郸出发出使秦国。
他凭着智慧与勇气,完璧归赵,得到赵王的赏识,封为上大夫。后来,秦王又提出与赵王在渑池相会,想逼迫赵王屈服。
廉颇善战,为赵国拼杀于前线,是第一大功臣,而蔺相如只凭一张嘴,居然官居自己之上。廉颇很不服气,就决心要好好羞辱他一番。
而蔺相如不因私人恩怨不顾国家江山社稷,廉颇听说后,非常惭愧,便袒胸露背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向蔺相如请罪。从此,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,心为国效力。
5、莫逆之交出自《庄子大宗师》:“三人相视而笑,莫逆于心,遂相与为友。”指非常要好或情投意合的朋友。
战国时期,哲学家庄子讲到子祀、子兴、子犁、子来四人交谈说:“谁能以无为头脑,以有为脊背,以死为屁股,知道死生存亡为一体就可以成为朋友。”四人相视而笑,觉得莫逆于心,就相互结为好朋友。
6、忘年之交出自《后汉书.祢衡传》:“ 衡始弱冠,而融年四十, 遂与为交友。《南史何逊传》:“ 弱冠州举秀才,南乡范云见其对策,大相称赏,因结忘年交。”
指年辈不相当而结交为友。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十一回:“陈泰叹服日:“公料敌如神 ,蜀兵何足虑哉!于是陈泰与邓艾结为忘年之交。
7、舍命之交说的是战国时有左伯桃与羊角哀两人相识,结伴去楚国求见楚庄王,途中遇到了大雪天气,而当时他们穿的衣服都很单薄, 带的粮食也不够吃。左伯桃为了成全朋友,把衣服和粮食全部交给了羊角哀,自己则躲进空树中自杀。
后世于是将友谊深厚的知心朋友叫做“羊左”。
3.交友的故事,诗句
万两黄金容易得,知心一个也难求。
——曹雪芹山河不足重,重在遇知已。——鲍溶大丈夫处世处,当交四海英雄。
——《三国志。蜀书。
刘巴传》君子上交不诌,下交不渎。——《周易》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。
——《元曲选。争报恩》相知无远近,万里尚为邻。
——张九龄一贵一贱交情见。——骆宾王君子上交不诌,下交不渎。
——《周易》今日乐相乐,别后莫相忘。——曹植相识满天下,知心能几人。
——冯梦龙人生所贵在知已,四海相逢骨肉亲。——《雁门集》合意友来情不厌,知心人至话投机。
——冯梦龙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——《易·系辞上》婴其呜矣,求其友声。
——《诗经·小雅》。
4.有关交友的诗词文章、名言警句、成语典和其他材料
良师益友liáng shī yì yǒu
[释义] 良:好;益:有益;有帮助。能给人教益的好老师和好朋友。
[语出] 清·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:“虽然有那良师益友;苦口婆心的规劝;却总是耳边风;纵有时听得入耳;自己要想发愤为雄;都是一般虎头蛇尾。”
[正音] 良;不能读作“lián”。
[辨形] 益;不能写作“一”。
[近义] 情同手足 莫逆之交
[反义] 一丘之貉 狐群狗党
[用法] 含褒义。多用于善于教诲和热心帮助他人的人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。
[结构] 联合式。
5.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50字
八拜之交:“八拜”本指古代世交子弟见长辈时的礼节,后指好友相约结拜的兄弟姐妹的关系。
点头之交:指交情不深,仅见面点点头的朋友,亦称“一面之交”。 布衣之交:普通老百姓相交的朋友。
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里有:“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,况大国乎?” 刎颈之交:那怕砍头也不变心的朋友。《廉颇蔺相如列传》里有:“卒相与欢,为刎颈之交”句。
“刎颈之交”亦可谓“生死之交”。 莫逆之交:意谓彼此心志相通,情投意合。
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三人相视而笑,莫逆于心,遂相与为友。” 杵臼之交:杵,舂米的木棒,臼,石臼。
指交友不嫌贫贱,亦称为“杵臼交。” 车笠之交:《太平御览》引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越俗性率朴,意亲好合,即脱头上巾,解要(腰)间五尺刀以与之为交,拜亲跪妻,定交友礼。
……祝曰:卿虽乘车我戴笠,后日相逢卿当下。”这种朋友,不以贵贱而异,友谊深厚。
忘年之交:年岁差别大,行辈不同而交情深厚的朋友。《南史·何逊传》:“弱冠,州举秀才,南乡范云其对策,大相称赏,因结忘年,交。”
总角之交:幼年就相识的朋友。《诗经》中把儿童的发髻称作“角”,后来人们习惯称童年时代为“总角”。
《晋书·何劭传》:“劭字敬祖,少与武有总角之好。” 竹马之交:小时候就相好结交的朋友。
竹马,儿童喜欢骑竹竿当马,所以将竹马比做小儿时。《后汉书·郭十及传》里写道:“始至行部,到西河美稷,有獐数百,各骑竹马于道次迎拜。”
一面之交,八拜之交,莫逆之交,狐朋狗友 管鲍之交 ,狐朋狗友 狐群狗党忘形之交:指不拘身份、形迹的知心朋友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诗词大观园 » 与交友有关的诗词典故